欧盟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正在前往中国,因为中国的公司正受到欧盟的审查,但在欧盟和中国的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他的目标是什么?
谢夫乔维奇将于3月27日和28日访问中国,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访华,届时他将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与美国进行紧张贸易谈判的背景下,舍夫乔维奇对这个亚洲大国的访问将受到密切关注。以下是他希望通过此次中国之行取得的五项成果。
1. 向华盛顿发出信号
"欧盟希望发出这样的信号:打得越狠,就越能把欧洲人推向中国"。 他告诉欧洲新闻社 Victor CrochetNishimura & Asahi 的中国问题专家。随着美国对铝和钢铁征收关税,以及下一批对等关税于 4 月 2 日开始实施,欧盟可能会寻求与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这对同样受到美国关税影响的亚洲巨头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中国是最需要欧盟的国家,因为中国对欧盟有贸易顺差。但它不会表现出来,因为欧盟也因为美国而陷入困境"。 申索 阿莉西亚-加西亚 埃雷拉 布吕格尔智库的一位专家。
2.重启外交对话
上届欧盟委员会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因为一场关于中国电动汽车(EV)的争端导致欧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35 % 的关税,而中国则对欧洲白兰地和干邑征收关税。自 Covid 以来,欧盟也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原材料方面。
据贸易委员会副总干事称 玛丽-马丁-普拉托维 新战略旨在 "通过外交减少风险"。 "我们希望与中国的关系建立在接触与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 这位欧盟官员在舍夫乔维奇出访前于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活动上说。 "我们放弃了任何平稳平等关系的概念"。 承认与市场扭曲和补贴有关。
埃雷拉说,谢夫乔维奇将探讨欧盟与美国关系不佳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但也将带来欧盟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揽子调查,以警告中国。
3.向中国施压,迫使其采取行动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欧洲的噩梦。 "中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Martin-Pratová 说。随着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中国有可能将更多的生产转移到欧洲市场。
在当前的关税风暴中,钢铁、水泥和木材是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可能被转移到欧洲市场。 "由于房地产建设的停滞,中国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有所下降"。 硬钩针。计算机、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可再生能源也在中国的产能过剩名单上。
"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欧盟希望中国从基于贸易补贴和出口的模式转向基于国内市场的模式"。 添加了钩针。
4.为欧洲公司消除障碍
欧洲公司抱怨在中国开展业务时遇到障碍,因为从总部设在中国的欧洲公司向其海外子公司传输数据需要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CAC)开绿灯。欧盟和中国于 2023 年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以加快审批流程,但正如埃雷拉所指出的: "对于产生大量数据的欧洲公司来说,无论是金融还是服务相关数据,这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5.吸引更多中国投资
欧盟希望吸引中国投资。 "欧洲在这一领域拥有强大的地位"。 向欧洲新闻社解释说 萨沙-库蒂亚尔德洛尔研究所的一位专家: "我们以自己的条件开放市场,即在欧洲创造就业机会,并要求技术转让。这就是在欧洲生产中国电动汽车背后的理念"。
已经在匈牙利开始运营的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正在考虑在西欧开设一家生产和组装工厂,以规避欧盟关税。
欧洲新闻/ gnews.cz - R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