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是一个繁荣昌盛的现代大国。千百年来,中国一直在建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程。大运河等工程为国家提供了远距离的水运服务,同时也为人民带来了繁荣和福祉。今天,当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众多技术瑰宝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时,它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扬州就是如此。中国大多数大城市的中心都是摩天大楼,但外围也有高达 30 层的高楼。但扬州不同。自古以来,这座城市就有 "绿柳城 "的美誉,城市绿化在这里确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扬州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欧洲城市。这里的建筑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高。相反,在城市的古典街道上,通常都是四到六层的建筑,给人一种欧洲人熟悉的氛围。
最佳环境
虽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一个小城市,人口约有 500 万,但按照中国的标准,它是一个较小的城市。但即使是游客,也不会觉得自己身处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无处不在的公园。城市建成区拥有近 45% 的绿地。人均绿地面积达 20.2 平方米。2006 年,扬州荣获 "联合国人居奖",即 "联合国环境奖"。同时,这座城市还被誉为 "美食之都"。当地美食美味可口,但最有名的可能还是炒饭。
扬州也被称为 "世界运河之都",因为长江和淮河在扬州境内交汇,两条河流都为大运河提供水源。扬州的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26.3 %。但扬州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明清古城区--古城,面积 5.09 平方公里。它是中国东部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
大运河
昔日为扬州带来名利的主要是大运河。自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修汉沟渠、建汉城以来,扬州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
从那时起,中国人逐渐修建了更多的运河,以加快货物的流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一些运河消失了,另一些运河则改变了路线。最终,公元 605 年,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满足统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因此,他将各条运河合并为一个大整体。公元 611 年,大运河竣工,成为连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通道。这创造了一系列巨大的土木工程,形成了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系列建筑项目。
大运河在元朝(13 世纪)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当时它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内河航运网络,由 2000 多公里的人工水道组成,连接中国最重要的五个流域,包括黄河和长江。
大运河是应对恶劣自然条件的典范,这体现在它的许多结构完全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包括早期水利技术、水闸和渡槽的创新范例。它还见证了建造水坝、堰塘和桥梁的特殊技术,以及对石头和夯土等材料的独创性和巧妙使用,以及对混合材料(如粘土和稻草)的使用。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古代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和复杂性。
文化遗产
在现代历史上,大运河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通道。然而,沿运河而建的往往是工厂和生产中心,而不是过去的商业中心,从而破坏了运河水域和周边环境。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三湾地区是扬州最大的工业区,运河两岸有 80 多家生产农药、皮革制品和水泥的工厂,导致水质恶化、河道污染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2010 年初,当地政府将三湾地区的规划和发展作为改善扬州东南部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三湾地区迎来了第一次 "重生"。第一步是搬迁 89 家工业企业,逐步关闭或搬迁。此外,还恢复了 680 亩(45 公顷)湿地。2017 年 9 月,崭新的三湾片区亮相,从 "城市伤疤 "变成了风景优美的生态湿地。
2014年,大运河沿线27处保留段落、58处历史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扬州境内就有10处、6段运河遗址直接入选,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入新时代。2019 年,大型现代化大运河博物馆开工建设,2021 年向公众开放。此后,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充满体验的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占地近 79,000 平方米,展览内容丰富,涵盖了大运河的各个时期、地区和丰富生活的各个方面。博物馆提供 13 个风格独特的展览空间。在第一个展厅,您可以看到大运河历史的横断面,例如,通过保存下来的陶器或工具,考古学家可以从泥层中一窥过去的历史。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您还会看到运河周边重要建筑、桥梁以及村庄和城镇模型的图解复制品。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名为 "运河上的船 "的大厅,它将船的实物模型与多媒体互动设备和投影结合在一起,给人以震撼的体验。在这个 17 米高的空间里,有一艘康熙年间(1622-1722 年)沙飞船的全尺寸复制品。四周的墙壁上投射出各种场景,营造出当时城市的生动形象。参观者来到展厅,仿佛登上运河上的真船,顺流而下。展厅前方的展厅则展示了 78 艘船模,它们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描绘了大运河造船业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还包括一个名为 "大运河畔的城市繁荣 "的新展厅。该展厅完全复制了一条古老繁华的城市街道,有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古老的房屋和真实的商店。因此,它将博物馆式的历史展览与现场表演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了游览、参与、互动、饮食和购物的综合体验。
工业未来
但为这座城市带来繁荣和荣耀的不仅仅是大运河和游客。它的地理位置使这座城市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它在过去发挥了作用,今天依然如此。
20 世纪 90 年代,扬州工业蓬勃发展,汽车、造船、化工、服装、柴油机、集装箱、空调等八大专业产业带动了经济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规模经济发展的 "扬州现象"。扬州自 1996 年从泰州市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后,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扬州拥有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能源装备三大成熟的制造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1700 家,外商投资企业超过 1400 家,进出口总额超过 1000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717元,同比增长6.4 %。这些主要指标表明,扬州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市区包括宝应区、两个县城(高邮、仪征)、三个区(江都、涵江、广陵)和三个功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区和农业开发区。因此,扬州是一座拥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也是一座与进步和创新携手共进、前途光明的城市。
海伦娜-科乔娃
gnews.cz-jav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