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人们一直担心非洲国家会成为中国 "债务陷阱 "的 "受害者",即中国贷款人向非洲国家提供不可持续的贷款。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相对于中国贷款人而言,非洲国家被描绘成低劣或无能的国家,而相对于非洲而言,中国贷款人则被描绘成掠夺性的国家。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我们看到这些说法再次出现,尽管有大量数据驳斥了这一理论。
这种说法也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贬低了非洲国家政府中积极利用贷款为其发展提供资金的机构。事实上,债务陷阱的概念隐含着这样的含义,即非洲政府需要从与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不良交易中解救出来,而且非洲政府普遍行事不善。
因此,在我们陷入债务陷阱的说法之前,重要的是要评估当前的言论。我们需要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非洲大陆的外债水平,告诉我们这并不全是厄运和阴霾,事实上整个非洲大陆存在着许多机遇。
2022 年,非洲大陆的外债水平为 1.12 万亿美元。然而,我们的分析表明,尽管目前的说法仍在强调外债水平对非洲国家来说负担过重,但我们必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例如,就整个非洲大陆而言,外债占国民总收入(GNI)的 40 1TP3,远低于 1994 年 77 1TP3的峰值。此外,这一指标在各国之间差异巨大。例如,到 2022 年,莫桑比克和毛里求斯的外债与国民总收入之比分别为 424 % 和 137 %;而阿尔及利亚和博茨瓦纳的外债与国民总收入之比最低,分别约为 4 % 和 10 %。因此,尽管一些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但声称 "非洲 "正面临债务危机的说法完全是一种误导。
然而,事实仍然是,在经历了多年动荡的经济冲击之后,非洲大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资金来支持经济复苏。我们仅对 13 个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63 年议程》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进行了估算,发现到 2030 年,每年的投资缺口在 1,089 亿美元至 1,499 亿美元之间。非洲开发银行估计,要实现到 2030 年加快结构转型的目标,整个非洲大陆每年面临 4 022 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到《2063 年议程》的最后期限则为 867 亿美元。仅道路和能源基础设施就需要约 76 % 的资金。
要解决中国的 "债务陷阱 "问题,关键有三点。首先,在考虑所谓的 "债务陷阱 "时,必须全面了解中国大陆的信贷环境。
许多对中国贷款持怀疑态度的人未能全面地看待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贷款的数字往往很大,但却没有与其他国家的贷款进行比较。
2022 年,非洲大陆欠中国的双边债务总额约为 630 亿美元。这本身似乎就是一笔巨额债务。然而,它仅占非洲大陆外债总额的 6 %。相比之下,非洲私营部门的债务约占非洲大陆外债总额的 43%,而多边债务约占外债总额的 34%。除中国外,其他双边债权人合计约占非洲大陆外债总额的 8%。
其他双边贷款国曾以与中国相似的速度向非洲国家提供贷款,但这一趋势已大大放缓。例如,1970 年英国和美国的贷款分别占非洲大陆外债的 8 % 和 10 % 。到 2000 年,英国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 2% 和 5%。到 2022 年,这两个数字要低得多,分别为 1.41% 和 0.68%。
此外,来自中国的贷款成本也各不相同。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对非洲大陆的平均利率为 3.6%。相比之下,由于非洲大陆对风险的认识存在偏差,私营部门的贷款利率可能极高,高达 10%。
相反,多边开发银行(MDBs)和布雷顿森林机构也存在 "隐性成本",因为它们附加了大量条件,要求非洲国家做出可能不符合其最佳利益的政策改变。最近,肯尼亚发生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肯尼亚财政部在获得新贷款之前,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要求的一部分,提出了增加税收的建议。
其次,这取决于债务资金的质量。如果外债用于经常性支出,如预算支持,则可释放财政空间。然而,这种债务并不具有生产性--因为它不会为偿还债务带来经济回报。
非洲国家经常获得中国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部门。2000 年至 2022 年,非洲获得了约 1 160 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发展贷款,其中南部非洲和东非分别持有约 43 % 和 25 % 的贷款。
非洲国家的这些内向投资是为创造长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做出的积极努力,将减轻目前偿还昂贵和高度或有外债的负担。
相比之下,其他合作伙伴并没有满足非洲的资金需求。例如,许多多边开发银行不为基础设施发展等生产部门提供资金。事实上,世界银行自 2002 年以来就没有资助过一个新的独立铁路项目。
这与许多双边合作伙伴的情况类似。例如,在 2023 年,美国组织只资助了三个基础设施项目,而中国组织在同一年资助了九个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真正的问题是全球缺乏廉价和优惠资金。非洲的发展融资需求巨大,但非洲大陆获得的融资数量和质量都很低。
例如,根据最新的 "国家减排承诺"(NDCs),非洲需要约 3 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被分配给非洲大陆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 28 个国家。
然而,最近为调动全球气候资金所做的努力,如缔约方大会(COP)设定的 1,000 亿美元年度目标,在 2020 年至 2021 年期间已积压了约 270 亿美元。此外,这些年度气候融资以贷款形式提供,无法满足非洲国家巨大的发展需求。
现实情况是,中国和非洲之间并不存在 "债务陷阱"--但非洲对廉价和生产性债务有需求。作为非洲国家的永久合作伙伴,中国可以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设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