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新华社
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将于 5 月 5 日开始访问法国。此次访问恰逢中法建交 60 周年,对于巩固双边关系既往成就、开辟双边关系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访问是 "中法文化旅游年 "的一部分。"中法文化旅游年 "已在中法两国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并将举办更多活动,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互鉴。
2019年3月,习近平对法国进行最后一次国事访问时,马克龙向他赠送了一本1688年出版的手抄本《孔子或王者之学》,并告诉他,孔子《论语》的早期译本启发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听完马克龙对这本书的描述,习近平表示要把这份珍贵的礼物带回中国国家图书馆。
该书随后被送往其知识来源国的中国国家图书馆。
许多中法两国人民认为,这部古籍见证了中法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传统,也见证了双边在跨文明交流领域的合作发展。
习近平曾多次对法国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等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关系50周年纪念活动时发表讲话:"我们两国都为彼此独特的文化所吸引。中国文化在法国深受推崇。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在凡尔赛宫的室内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中的一些人曾在法国学习,如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因此,我年轻时就对法国文化,特别是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他谈到法国的知识分子如何激励了他。
他说,阅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和萨特,加深了他对思想进步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他还说,阅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老大仲马和小仲马、乔治-桑、福楼拜、莫泊桑和罗曼-罗兰的作品有助于他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
在 2023 年 4 月的一次非正式会晤中,习近平和马克龙在位于中国南方省会广州的松园一个装饰传统的大厅里聆听了中国古代古琴名曲《高山流水》。
他向 Si Macron 解释了这首古老旋律的名称,指出它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美丽故事,表达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他说,只有与俞伯牙和钟子期有着相同音乐品味的朋友才能共同欣赏这首歌曲。
会见即将结束时,习近平表示,很高兴同马克龙在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以及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这表明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他表示,希望与马克龙保持密切战略沟通,提升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马克龙感谢习近平的盛情款待和精心安排,表示除了两位领导人友好而深刻的交流,他还能领略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文化,并指出他对中国的现代治理理念有了更好的理解。
文化在中法关系中一直是、也将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 2019 年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习近平撰写了题为《中法携手,共同发展》的文章,发表在法国《费加罗报》上。
"文章说:"这次访问,我将带去对法国的善意。
"习近平在信中写道:"这一善意源于中国人民和我对法国精彩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的赞美。他还说,这一善意也源于两国伟大文化如何相互影响、相互照耀。
习近平写道,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秉承着开放包容的美好传统。
"习近平说:"希望两国在文化、旅游、教育、体育、青年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大进展,甚至是国家以下层面的合作,希望我们的合作为促进中西方文化和人文交流发挥示范作用。
新华社/gnews.cz-JaV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