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能源基地,在保障安全和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位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粮食和能源安全仍将是一项重大挑战。
"通过对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的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他说 夏璐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周一的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会议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和成本效益提升,使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夏说。
此外,黄河流域的传统工业基地正在积极推进煤炭、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推动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会议还强调,要继续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调工作,系统提升上游水资源保护能力,加强中游水土保护,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间协调机制建设,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特别是把环境和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有机体来考虑,就能把黄河流域保护无缝地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中"。 Xia 告诉 CGTN。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 5464 公里。它为中国 50 多个城市的 12 % 人口供水,并灌溉着全国 17 % 的耕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曾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摇篮,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与黄河水患作斗争,保护黄河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议程。
CMG/ gnews - RoZ
中国西北部陕西和山西两省交界处黄河边上的壶口瀑布 图片 - 新华社/ 张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