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第十六届会议将于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作为上一届COP15的主席国,中国将借此机会展示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雄心和进展。世界正面临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挑战,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通过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生态转型的新领导者。
往届会议和全球目标
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原定于 2021 年在中国昆明举行,但由于大流行病的影响,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于 2022 年在蒙特利尔举行。会议达成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昆明-蒙特利尔协议,其中包括以下雄心勃勃的目标:
- 到 2030 年,保护 30 个 % 陆地和海洋区域。
- 恢复 30 个 % 受破坏的生态系统。
- 将杀虫剂的负面影响和环境中的营养流失减少一半。
中国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正将生态文明作为其政策的核心。这一理念于 2007 年由习近平主席重新提出,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主要措施包括
- 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
- 建设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保护长江、黄河和湄公河的源头。
- 到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65 %。
可再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正在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计划到 2025 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超过 1200 千兆瓦。这场能源革命包括与 30×30 计划相关的目标,即到 2030 年保护全球 30 % 的土地。
在第十五届缔约方会议上,中国发布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环境目标。
第十六届缔约方会议的未来
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导者和其他国家的榜样参加了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本次会议将再次考验中国将宏伟的环境目标与实施相结合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