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几十年来,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毋庸置疑。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仍在指责中国的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CGTN 的新系列 "中非合作:揭穿西方神话 "旨在以正视听。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五篇文章。菲克雷杰苏斯-阿马哈齐翁(Fikrejesus Amahazion)是 CGTN 的时事特别评论员,也是阿斯马拉厄立特里亚战略研究中心的讲师和研究分析员。他关注的领域包括人权、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发展,重点是非洲。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CGTN 无关。
过去几十年来,非洲大陆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中非关系的飞速发展。中国现在是非洲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自 2009 年以来一直保持这一地位),从中国流向非洲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同样激增。
中国正积极帮助非洲国家,为基础设施、矿业和能源提供新的资金来源。这一充满活力、富有成果的双边关系已扩展到许多其他领域,包括文化和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农业和卫生合作。
然而,中非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正日益成为严厉批评和一些误解的目标。这些攻击主要由西方媒体、政策制定者和西方其他行为者主导,以过分严厉的负面观点描绘中非关系,并以家长式的方式警告非洲人中国新殖民主义的危险。
仔细剖析这种说法,深入研究基本事实,就会发现这些批评毫无根据,与事实相去甚远。首先,中国在非洲或其他地区没有殖民主义历史,也没有军事入侵和占领非洲或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历史。事实上,非洲和中国有着共同的被西方征服和压迫的历史。
此外,历史记载表明,中国在自己的革命和建国之后,向一些非洲解放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经济和技术支持,这些运动的目的是将其人民从西方殖民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中国没有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而是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帮助非洲大陆实现非殖民化和发展。

2024年4月19日,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人们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互动/新华社
多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大陆修建或翻新了无数水坝、桥梁、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信网络、医院和医疗设施、学校、电力和输电线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这对于非洲的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促进能源供应、加强贸易和工业化、解决长期以来阻碍非洲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至关重要。
在卫生领域,中国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资助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遣志愿医疗队、捐赠医疗用品和设备、开展能力建设等,共同促进了就医、护理和福祉水平的提高。
同样,中国对非洲教育和技术领域的援助,通过提供成千上万的奖学金、培训机会,以及建立孔子学院和鲁班讲习班等举措,帮助增加了人力资本,使青年能够充分发挥潜力,并加强了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动力。

2023年3月20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学生在鲁班工坊学习职业技能/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中非伙伴关系促使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区。这促进了数百家企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创造了急需的就业机会,并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流。非中两国还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其互利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攻击中非合作的固有问题在于,这些攻击极尽恩赐之能事,否认非洲人固有的能力和能动性。与西方某些人的说法相反,非洲人并不是被动无助的受害者,而是理性的行动者,他们完全有能力确定自己的利益,促进真正有助于自身长期发展和进步的伙伴关系。
还必须考虑到非洲人自己的看法。从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盖洛普(Gallup)、皮尤(Pew)到学术研究,多年来进行的一系列民意调查和报告结果表明,非洲人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参与大多持积极态度,并将其视为宝贵的发展伙伴。
对整个非洲大陆的非洲人来说,中国的参与绝非新殖民主义。相反,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了当地社区的各种需求,帮助切实提高了生活水平。

2024年6月17日,南非约翰内斯堡,人们游览有瀑布的城市公园/新华社
到底发生了什么?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给中国扣上新殖民主义的帽子,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在这些狂热攻击的背后,是西方对自身在全球体系中力量的减弱和影响力的下降日益增长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以及完全无法接受中国崛起和成功的现实。
对于陷入有毒的零和思维的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持续崛起完全被视为迫在眉睫的广泛威胁,必须加以遏制、削弱和破坏。中国及其与非洲的积极和建设性关系在帮助建立多极化全球新秩序的同时,也为双方带来了无数实实在在的利益。
尽管负面声音不绝于耳,政治化攻击层出不穷,但非中关系促进了许多互惠互利,这仍然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如果您想投稿并有具体专长,请通过 opinions@cgtn.com 与我们联系。在 X(原 Twitter)上关注 @thouse_opinions,在 CGTN 观点版块了解最新评论)。
CMG /gnews.cz-jav_07